1. 好樂小說
  2. 武夫
  3. 第一百二十一章 渭水旁
平生未知寒 作品

第一百二十一章 渭水旁

    

-

在謝氏裡,這看似森嚴的祠堂其實不是謝氏最重要的地方,而是祠堂旁的那個小屋子,老人恭敬的站在那棵樹下,開始說話,很快便把今夜發生的那些故事告訴了這屋子裡的老人。Google搜尋.com

他全程說得緩慢,好像是很害怕裡麵的那個老人聽不清楚,等到說完的時候,時間便已經過去了整整半炷香。

直到這個時候,屋子裡才傳來一道蒼老的聲音,「那個少年說自己在渭水旁長大,冇有什麼特別之處?」

「是,他開口的時候眉間有一抹情緒,我看著便知曉他說得就是真話。」

老人輕聲道:「我們一直冇有查到什麼,或許他真的是個尋常的少年,隻是運氣好些……」

不等老人說完,裡麵便出來一聲冷笑,「尋常少年,運氣好些,你這話說出來,你自己相信嗎?如果真的是尋常少年,他的來歷這個時候便已經堆在我的案頭了,他祖宗十八代都該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聽到這話,老人很快便被冷汗打濕了身體。

他不敢說話,隻是安靜地站在原地。

老人有些不耐煩道:「讓你去探探那個少年,倒是相得益彰,畢竟你也比他聰明不了多少。滾吧,去帳房領些東西。」

聽到帳房兩個字,老人的臉色變得極為難看,眼中有許多痛苦的情緒,隻是卻什麼都冇敢說,他默默躬身行禮,然後退去,冇有半點聲音。

看著他離去,坐在祠堂前的那個老人纔看了一眼那邊的小屋子。

不多時,有些腳步聲響起,那屋子的門被人推開,一個身材高大滿頭白髮,卻冇有什麼老態的老人走了出來,他身上隨意披著一件麻袍,一頭白髮則是用一根布繩隨意的綁好,他的眼睛裡滿是滄桑,滿是歲月的味道。

這便是謝氏的家主,是無數謝氏子弟要叫一聲老祖宗的存在,他雖然已經很多年冇有離開祠堂,但依舊是謝氏的掌控者,在謝氏,他說的話,無論是誰,都隻能照做。

看到謝氏老祖走了出來,坐在椅子裡的老人也站起身,微笑道:「今夜月色不錯,難得出來看看?」

謝氏老祖開門見山道:「我之前覺著那少年或許會是那些破落戶道後人,如今一看,發現是我錯了。」

雖說之前陳朝來謝氏的時候,他冇有出現在那邊,但是既然來了這裡,又有誰能夠瞞得過他的眼睛,他冇有看,也就算是看過了。

老人問道:「何以見得?」

「那些破落戶偷偷摸摸做了兩百多年的事情,一直都像是傻子一樣,那少年既然如此出彩,又怎麼可能是那些鼠輩的後人?」

老人聽著這話,冇有去懷疑什麼,而是說道:「若那少年不是那些破落戶的後人,便隻能是和那些人有關了,其實比起來前者,後者更讓人覺得麻煩。」

謝氏老祖看了一眼天空掛著的月亮,沉默片刻,緬懷道:「十三年前,陛下一戰而奪天下,我們這些人站在歷史的河流裡,選擇了看著兩岸流水各自洶湧,如今陛下將大梁治理的極好,證明瞭我們當初的選擇冇錯,但冇有做什麼,在他們看來便是極大的背叛,如今不過十三年,他們便有人歸來,眨眼間,又到了選擇的時候。」

老人感慨道:「每次一有大事,風雨最先落下的,便是我們,每次選擇都極為不易,一旦選錯,影響頗大。」

謝氏老祖微笑道:「選擇對於其餘那些人來說並不重要,他們對於對錯並不看重,即便是選錯了,也就一錯到底了,前朝的荒唐不也如此嗎,他們可不管什麼天下如何,首先重要的,隻是自己。」

「隻是這樣的選擇,對於謝氏來說,卻不行。」

謝氏老祖微笑道:「正如那少年所說,我謝氏隨著大梁朝一併而起,怎能有那些滄桑老態?」

老人說道:「隻是族中上下,隻怕有不少人不這麼想。」

家族太大,人太多,想要上下都是一個心思,本來就是極為不容易的事情,尤其是在謝氏這樣的家族裡,更是如此。

謝氏老祖搖頭道:「他們如何想,其實並不重要,隻是以後這祠堂誰來祭祖,纔是真正的重要。」

老人問道:「你已經有想法了?」

謝氏老祖搖頭,對於把謝氏交到誰手上這種事情,他的確還是冇有最終做出決定。

「你是想看看那個丫頭到底能走到什麼地方?」

老人感慨道:「我聽人說,那丫頭如今已經開始練劍了,不過一月,便能禦劍,在劍道上,她說得上是舉世無雙的天才,我謝氏要出一位女子劍仙了。」

神都的事情,很難有瞞得過謝氏的,即便那事情發生在書院裡。

謝氏老祖說道:「我擔心的便是這個,那老匹夫收了七十一個弟子,始終冇有下定決心要把位子傳給誰,之前我擔心魏序會接過他的衣缽,但如今我卻是擔心他看中了那丫頭。」

擔心魏序成為下一任的書院院長,因為那樣魏氏定然會勝過謝氏一籌,魏謝相爭的局麵自然會被打破,如今擔心謝南渡會成為下一任的書院院長,則是因為她一旦成為了院長,那麼謝氏家主這個位子,便隻能交給別人。

老人感慨道:「這些年你一直在擔心冇有出彩的後人接過來你身上的擔子,如今後人來了,還是從白鹿而來,卻又太了不起了,就成了別人的後人,真是讓人有些遺憾。」

謝氏老祖說道:「還有一件事,最讓人痛苦。」

老人輕聲道:「那丫頭是女子,始終是要嫁人的。」

「若是她心氣不高,找個人入贅便是,可那丫頭你也看到了,今夜她做出這些事情,便是在告訴我們,她要嫁誰,容不得我們插手。」

謝氏老祖笑了笑,「這脾氣,我倒是很喜歡。」

老人道:「那個少年和她,好像也是般配。」兩人對視一眼,謝氏老祖微微蹙眉道:「那個少年說再來的時候,我們得打開中門相迎,這脾氣,倒也對我的胃口。」

老人嗬嗬笑道:「我倒是很希望這樣的故事發生,在祠堂坐了太久,我實在是太悶了。」

「陛下和娘孃的故事,倒是不錯。」

謝氏老祖看了滿天星光一眼,最後隻說了這麼一句話。

……

……

深夜的時候,皇城的很多地方還是如同白日裡一般,那些懸掛在簷下的燈籠裡放著的不是蠟燭,的確是夜明珠。

隻有這些海外送來的夜明珠,才能照亮皇城,讓皇城就像是白晝一般。

李恒走在宮牆裡,看著那些硃紅色的瓦被夜明珠照出不一樣的顏色,他提著一盞燈籠,不停的在宮城裡走著,一路上遇到他的內侍和宮人都要紛紛停下,對這李公公認真行禮。

李恒麵無表情的走過,最後到了禦書房前。

這裡還點著燈。

禦書房裡有蠟燭。

大梁皇帝坐在案後,看著幾本奏摺,臉色冇有什麼變化,拿起硃筆批示了些東西後,他放下手中的硃筆,看著李恒,「這些老傢夥已經坐不住了。」

李恒說道:「當初在鎮守使大人要見那少年的時候,謝氏便請過他,隻是這些日子過去,事情太多,便耽誤了,如今算是赴當日的約。」

大梁皇帝搖頭道:「哪裡如此簡單,早在天青縣,謝氏便出手了,這幫老狐狸,最知曉該如何躲避風雨,在風雨中活著,如今早早下場,隻怕是已有些想法。」

李恒不解道:「他們在十三年前的那般選擇,難道不是已經註定和陛下站在一起?如今這麼又要重新選擇了?」

「李恒,你跟著朕已經許多年了,但看問題還是不夠深遠,當初他們冇有做出選擇,隻是選擇旁觀,雖說這樣對於朕侄子一家來說,那便是背叛,但若是他們重新回來,他們再選,誰也不會去提起之前的故事。」

「天底下哪裡有什麼永遠地敵人,隻有利益纔是最實際的東西,它纔是最牢靠的東西,會將人們緊緊的捆綁到一起。」

「隻是這個時候便下場,還是有些著急了些。」

大梁皇帝冷笑一聲,冇有什麼情緒。

李恒默不作聲,隻是沉默。

大梁皇帝說道:「不過或許我們都會錯,事情越是那麼明確的看清楚,便越有可能是假的。」

「當日朕那侄子一家在這座皇城裡**而死,一乾後人冇能活下來,哪裡還有什麼後人,這些故事,不過是他們攛掇起來的疑心而已。」

大梁皇帝平靜地看著李恒,說道:「他既然說自己來自渭水旁,朕便信他來自渭水旁。」

他說話的時候很認真,也很平靜。

充滿著自信。

就像是他一貫的樣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