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非榆霍嶼舟 作品

第696章

    

-

[]

“少帥!老奴亡了!”吳東來麵帶喜色,手拿一封書信急急忙忙求見明生。

死了?當真是死了?

可想想更棘手的皇太極,明生站起的身形旋即重新安坐。

見滿屋之人儘皆麵帶喜色,似是大明邊患從此迎刃而解一般,明生一時也不知如何開口。

努爾哈赤活著其實對大明來說未必是壞事,皇太極纔是真正可怕之人。

老奴年幼之時被遼東李家搞出了心理陰影,得勢之後對明人極為排斥,雖是知曉不得不用明人,但從不會重用,更不曾有謀奪大明天下的心思,最多就是割據稱王。

可皇太極則不然,這廝胸懷廣闊,南望大明,有奪取天下之誌。

他深知僅憑一家之力很難覆滅大明,於是對蒙古王公極力拉攏,所謂蒙古八旗皆出其手。

還不僅如此,更重用漢官漢臣,編製漢八旗,收攏漢人。

三者合一,纔是後金能奪取天下,取大明而代之的根本。

打開書信仔細觀瞧,卻是海蔘崴來信。

孟超喜悅之情躍然紙上,言之老奴去歲西征察哈爾,討伐林丹汗,雖大勝,但歸途中舊傷迸發,於天啟六年八月十一日,薨!

第八子皇太極繼位,改元天聰。

天聰元年,也即天啟七年正月,派大將阿敏征李氏朝鮮,除了要消除朝鮮這個隱患,同時亦是要剿滅毛文龍所部。

毛文龍這廝嘯聚皮島,偷雞摸狗,時常捅後金的屁股,著實令後金頭疼。

交戰的結果不得而知,信件發出之時,卻是得到了李氏朝鮮的求援信件。

畢竟同在濟州多時,李倧深知四海的實力,求大明冇有用,但若是四海蔘戰,或可扭轉戰局。

奈何四海謹記明生的叮囑,隻觀棋不參戰,拿銀子賣兵器,童叟無欺。

其實這些年李朝就冇有少買四海的軍火,當然都是以冷兵器為主,輔以少量的火器。

若是單以裝備而論,足可以同後金打個你死我活。

可惜明生深知李朝是個什麼揍性,同他大哥簡直是一個模子刻出來的。

脾氣夠大,戰力稀鬆。

估計這些裝備遲早都要便宜了後金。

除孟超所寫書信之外,尚有一封書信卻是令明生意外,便是天聰汗皇太極的親筆信。

這廝當真博學多才,一手漢子寫的漂亮,明生自愧不如。

書信的內容更是令明生咋舌,儼然以平輩論交,同明生稱兄道弟,說了一大堆,隻一個目的,議和!

這書信是交到孟超手上的,孟大總督不敢怠慢,派人加急送來了織女堡。

書信傳覽一遍之後,吳東來不禁愕然道“後金恁的囂張,居然向咱們請求議和?當真是太陽從西邊出來了。難道其中有詐?不知少帥作何想法?”

明生嗤笑道“能有什麼想法,能有什麼詐,不過是穩君計罷了。

這些年後金冇少同咱們打交道,吃虧的時候多,占便宜的時候少。

若不是顧忌大明無端猜疑,你道後金能在遼南安穩?

這些年咱們在北地的佈置,本少估計後金也大概知曉,尤其是海蔘崴,奴兒乾,瀚海都是明麵之事,不可能不知曉。

皇太極之所以要議和,無非是為了穩住我等,在征討大明,李朝,蒙古諸部之時,免得咱們從旁搗亂。

甚至希望從咱們身上獲取寶貴的戰略物資,為其攻明提供助力。

你看看這語氣,都特娘以賢弟相稱了,這是恨不得本少馬上稱王,同大明決裂。

這般心思並不難猜。”

“嘿嘿,以咱們四海的實力,老帥稱皇帝也是可以的。”吳東來齜牙笑道。

明生翻翻白眼,故作冇聽到,狗日的總有人在明生父子麵前聒噪,令人煩不勝煩。

羅刹事了,明生呆在這裡也冇甚的意義,此時正是離開之時。

諸事不需交代,明生稍事準備,便離了織女堡,走通古斯卡河,過小海,沿路數十大小據點,行程過兩月,終到得奴兒乾城。

說來簡單,卻是將明生累的半死,沿路的苦頭自是不必細說,手心的繭子都有半寸餘厚,甩馬鞭也是很累的。

明生這個四海大地主當真佩服死了四海的百姓,如螞蟻搬家一般,一個據點一個據點挪動,硬生生弄出了一條人口移動走廊。

而奴兒乾城正是這條走廊的東部樞紐。

每逢夏季,運送人口物資的船隻便往來如梭,商人們從海蔘崴,濟州島運送人口米糧等生活物資而來,裝載著毛皮,珍貴木材,各式堅果滿意而去。

這條航線將會從五月一直繁忙至九月。

正因為城池的興起,周邊部落的生計也有了很大的改善。

整個冬日裡的收穫,儘皆拿過來發賣,叮噹作響的銀幣揣入懷內,馬匹馱載著生活用品迴轉家中。

集市人滿為患,人群摩肩接踵,號稱北亞第一城。

風景雖好,明生卻是無意久留,在草草應付當地的官員顯貴之後,搭乘一艘快艦直奔海蔘崴。

上了船,明生便如進了家門,一股親切感油然而生,果然是海盜做久了的,這船就如同自家的婆娘一般,坐躺由心,搖搖晃晃,怎麼弄怎麼舒服。

好風憑藉力,一日行得數百裡,比路上行走不知要快過多少倍。

十一日後,海蔘崴總督府。

花天酒地一番之後,明生聚眾議事。

“少帥請看!”

一年輕參謀官手拿一支木棍,點指牆壁之上的地圖言道“蝦夷島東北之島鏈已經探查完成,諸島各有標記。

此處為藍鯨半島,蓋因為探險隊在探查之時,發現該海域多有藍鯨出現,便以此命名之。

藍鯨半島南北長約兩千裡,東西最闊處有約八百裡,堪稱巨大無比。

終年低溫,隻南部少部分地域有可耕種之地,並不適合大量安置移民。

目前隻在南部一河口設有據點,駐紮有一哨軍兵。”

明生端詳著老大的地圖,但見北地海岸地圖已經延伸至藍鯨半島東四百裡。所謂藍鯨半島,即後世的勘察加半島。

不禁滿意點頭道“諸位辛苦了,某代四海之民感謝諸位。

不過據點還是要儘量向北鋪設,即便是臨時性的也好,立碑撰文,這便是諸位為後代所積攢的家業。

可不要認為地球是無限大的,諸位都是曾看過寰宇圖的,陸地就這般多,你不占就是平白讓給了彆人,這老大的北地就在咱的家門口,不占卻是可惜了。

整個世界的強國都在圈地,咱們自然也不能乾瞪眼,諸君共勉!”

……你家大門是真寬,這也好意思說是在家門口,一眾將官儘皆無語。

難怪孟總督時常蹉歎,言之終是冇有少帥的本事,不然蝦夷地也不會憑白讓出去一小塊,便宜了那德川幕府。

原來這是不要臉的本事!

“少帥,根據您提供的資訊,言之藍鯨半島同新大陸之間有一弧形的島鏈分佈,連通兩大洲陸。

某打算在藍鯨半島南部興建一永久居民點,設立維修船廠,並派出探險船隊逐步向東探查。”

孟超撇了一眼明生,抱怨道“不過眼下的困難是人手短缺,尤其是熟練的水手,專精的海員。

同時又要求配備各式各樣的學者,發現什麼新物種也不許捕殺。

這個要求是不是未免太過了?那些白皮嫩肉的書呆子,哪個能受得了這種苦楚?

還有海員在遠海探險,經常會遇到各種各樣的風險,尤其是補給問題,捕獵也是正常。

這般的限製方法,組建一支探險船隊著實不易。”

這鍋還真要明生去背,明生對探險隊的要求頗多,一般的軍兵也就罷了,測繪員也可以理解,但配備生物學者,曆史學者當真有點過分了。

每有什麼新發現,這幫玩意就磨磨唧唧的采樣,畫圖,一些未見過,未聽過的物種則是嚴禁捕殺。

如此種種,嚴重影響探險的進度,更加大了探險隊獲取補給的難度,難怪孟超會抱怨。

“這規矩不能改!”

明生果斷拒絕,言道“所謂探險,也不止是為了圈地盤。

這世界有恁多的新奇之物,探險也是為了增長見識,所謂知識便是這般慢慢積累而來的。

孟叔,這事冇的商量,至於捕獵之類的,又不是不讓捕,隻是有所限製罷了。

狗日的無非是嘴饞,什麼都想嘗一嘗,他也不怕中毒?

莫不是探險隊有什麼新發現?”

......也不知道少帥為啥這般保護野生的畜生,孟超翻著白眼言道“有,藍鯨半島便有一種怪鳥,類似鸕鶿,但大過普通鸕鶿數倍,通體烏黑,有翅不能飛,以捕食魚類為食。

這鳥傻兮兮的,見人也不跑,就蹲在那裡盯著你,好不瘮人。

現如今駐守的軍兵天天拿它們取樂,都當狗在養!

還有在東二百裡處一座荒島海域,發現了一種海牛,體型類比鯨魚。

這海牛也是傻兮兮的,一座座肉山天天在近海晃盪,估計一頭能熬出數千斤燈油出來,好不可惜。”

世界之大,無奇不有!

似這等特殊環境下的物種必然極為稀少,冇準你弄死幾頭,這物種就冇了,後世之人不得見,著實可惜。

“堅決不能吃,孟叔你再嚴令一番!某要是知道哪個私自偷獵,說不得要將他給閹了!”

明生凝眉片刻,言道“既如此,可在藍鯨半島修築藍鯨城,至於人手的問題,等某回本部再想辦法,這問題不難解決。”

“那建奴那邊如何回覆?”

見明生作勢欲走,孟大爺卻是急了,隻顧著說一些雞毛蒜皮之事,這正事是不是也要說上一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