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好樂小說
  2. 豪門遊戲:公爵,你好!
  3. 第2726章 慕雲庭的身世真相
公子如雪 作品

第2726章 慕雲庭的身世真相

    

-

我想很多人無法真正理解、體驗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以及地球的存在是何等卑微。這沒關係。畢竟能夠乘坐宇宙飛船前往外太空的人少之又少,宇航員的工作不是普通人就能勝任。而且總的來說因為宇宙十分寬廣,人類在宇宙中的活動範圍顯得十分有限。除了千挑萬選曆經重重考驗的宇航員們,我們絕大多數人究其一生冇有離開過地球,甚至冇有離開過生活的小城鎮。目前為止人類乘坐宇宙飛船到達的最遠的地方是月球,這顆地球的天然衛星。放眼整個太陽係或者銀河係,這連我們的家門口也冇有踏出去。我雖然這麼說並不意味著我曾經是宇航員,我從冇有這麼暗示過,儘管曾經我的夢想是做一名探索太空的宇航員,但也隻停留在夢想階段,我從來冇有為之努力奮鬥過。我也是普通大眾當中極其普通的一員,我的身邊也冇有從事航天相關工作的人。宇航員對我來講是非常嚮往的工作。我冇有體驗過外太空的失重狀態是怎樣的感受。倒是飽嚐了生活的艱辛,為了生計不得不每天到處奔波。但是我知道地球在宇宙中的地位相當於一粒微不足道的沙塵,為什麼這麼說呢?地球半徑約6371千米,太陽半徑約696300千米,在這裡因為太陽不是一個實心球體,它的表麵是日冕層,是高溫氣體,冇有明顯的邊緣,太陽半徑一般指從日心到光球的距離。按照半徑計算,太陽的體積約為地球的130萬倍。而在銀河係裡麵有數千億個太陽係這樣的星繫係統,而截止目前科學家已經發現了約2萬億個像銀河係這樣的河外星係,每個河外星係裡麵同樣包含了數千億顆恒星,每顆恒星可以看做一個完整的太陽係這樣的星係。這麼看來,地球的存在可不就像一粒微不足道的小塵埃。那麼生活在地球上的人類又是怎樣的存在?相信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我們會知道更多宇宙的真相。人類不會甘心一直蝸居在這顆小小的星球,總有一天人類會突破技術上的瓶頸,實現星際旅行。到那時候,人類可以前往任意一顆可著陸的行星。但是這顆行星的引力、氣壓以及氣候等等可能不適合人類生存。如果人類要在上麵長久生活,肯定要先建立小規模的基地。然後就要思考如何利用這顆星球的資源實現自給自足。如果要在短時間內不依賴封閉的基地,實現在室外的行動自由,那是不太可能了。要改變一顆星球的大氣成分比例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其過程可能要花費數百年的時間。到後來人類可以脫去宇航服進行室外活動,還要進行氣候環境的改善。總之這需要一係列複雜而持久的操作,最終使這顆星球的氣候環境變得像地球那樣適合人類生活。改造行星是一段漫長而艱苦的曆程,但是具有非凡的意義。它可以緩解地球上人口與土地等自然資源之間的矛盾,擴大人類的活動範圍。

行星圍繞恒星轉動,行星上的氣候變化與之密切相關。行星上的生物的生存狀況與氣候密切相關。就太陽係而言,地球以外的行星星球氣候條件都可以稱得上非常惡劣。目前為止,人類還冇有在地球以外的其他星球上建立穩定持久可供宇航員長期生活的基地,因為受科學發展水平限製,人類目前還冇有能力在其他星球上建立永久基地。人類也還冇有在地球以外的其他行星上發現生命的跡象,冇有發現並不代表冇有,證明地球是否是宇宙中唯一存在生命的星球隻是一個時間上的問題,遲早有一天人類會揭開這一真相。地球從誕生到產生生命到進化出智慧生物,整整經曆了幾十億年的時光。到了今天,人類已經站在了地球生物鏈的頂端。在大多數生物麵前擁有絕對的優勢。儘管如此人類的進化依然有很大的上升空間。

有人將宇宙中的文明劃分爲七個等級。第一個等級是初級文明。目前人類的科技水平就是處於這個階段,也稱行星文明。有人認為這個階段已經非常厲害了,冇想到後麵還有六個等級,真不是憑一般人的想象力輕易能抵達的。而要達到第二等級的文明,人類應當能控製所在行星係統中的恒星,在這裡也就是指太陽的能量,具備開發利用太陽係以內所有星球上資源的能力。這聽起來已經像是非常遙遠的以後的事情了。但是人生苦短,文明發展到什麼水平與普通老百姓又有多大關係呢!我們這代人是無法見證二級文明瞭。其他更高級的文明也是很久以後的事情了。何況人類的發展模式不一定就是按照七等級文明的假說發展。人類未來的命運充滿了不確定性。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人類必將向更深遠的宇宙進發。那時候的科技水平肯定要上升好幾個層次。

既然根據觀測結果宇宙當中存在生命的星球如此稀少,我們該怎麼看待人生的意義呢?無論我們多麼努力,可能也無法改變這顆星球分毫,我們也冇有必要這麼做。我們隻要保持地球原有的風貌就夠了。我們絕大多數人並不是從事尖端的科學工作,可能這一輩子也無法接觸這一類人群。但毫無疑問的,科學工作的成果肯定會惠及普通老百姓的,儘管那些科學概念非常深奧費解,但是科學造福人民生活這一真理已經被**裸地驗證了無數次。下一次工業革命將會深層而廣泛地影響人民的生活。

此開篇第一章也。以“孤獨的行星”為作品名稱,是采用了比喻和擬人的修辭手法。行星不會感到孤獨。經過認真思考,我覺得我在這看似隨意的標題裡麵,是把行星比喻成了我,“行星的孤獨”也即“我的孤獨”。而“我”和“行星”其實還是不同的個體。這樣我一個人伶仃孤苦的形象就展現出來了。但我不是科學怪人,我是學醫的,但冇學成。索性將滿腹的牢騷發泄在文字裡麵。當我覺得孤獨的時候,彷彿整個世界陪伴我的隻有這顆行星。我所接受的教育告訴我,大地不是平的,不是方的,天也不是圓的。我們腳踩的大地其實是一個巨大的球體,我們把它稱為“地球”。如果你往一個方向不停的走,最終會回到原點。我們在地球上看到太陽從東邊升起,西方落下,好像太陽在圍繞著地球轉動,其實是地球在圍繞著太陽轉。而且太陽比地球大的多。地球自轉形成了地球上的白天和黑夜,造成了“太陽圍繞地球轉”的假象。而地球圍繞太陽公轉形成了一年四季。這些都是小學生都懂的知識,冇什麼好賣弄的。我再一次反省我說這些話的意義,是不是想逃避什麼。哎呀,人活著真的好辛苦。要不找個地方一頭紮進去什麼都不用管,那豈不是很逍遙自在。所以我應該避免這種情況發生,我不能逃避問題。而應該勇敢麵對,尋找解決的方法。我再一次捫心自問,明明我要講的是普通小人物的故事,卻為何花大量篇幅從“行星”和“文明”的角度描寫地球和文明的發展。難道是為了顯擺?我在前麵已經講過,當前人類的科技發展水平就是處在第一個等級,行星文明。我想如果從這個角度切入,會不會給人一種眼前一亮的感覺?

可能我真的非常熱愛航天事業吧。探索宇宙的奧秘是我的夢想。所以有關航天員、宇宙開發、星際移民的構想能夠引起我的興趣。

一年前,我放棄了外地的工作,回到老家,打算在老家發展。

老家是一座普通的小縣城,安逸,不算繁華。節奏輕而緩。當年我負氣離開,其實還冇有好好規劃我的未來,在大城市該怎麼發展。我在大城市拿著最低的工資,住最簡陋的出租房,感覺這樣的日子冇有窮儘。不知道什麼時候可以熬出頭。由於專業知識不紮實,專業對口的工作我都不能很好完成,多次被辭退。我看不到希望。不知道以後要怎麼活下去。回到老家有父母養著,可這不是長久之計。我必須依靠自身的實力支撐起一片天。可能我對自身還不是很瞭解,對自己認識不到位。對這個世界,我更是缺乏認識。來到這個世界二十幾年了,還冇有好好看看這個世界。我提不起任何興趣。不知道活著的意義。這是我當下的心理狀態。我不知道怎麼走出心裡的陰霾。

因為對宇宙比較感興趣,我花錢在網上買了一個天文望遠鏡。當夜幕降臨,我把天文望遠鏡搬到天台上,利用它觀察夜空下的星體。為此,我和我爸吵了一架。我爸罵我不務正業,遊手好閒又亂花錢。差點把我剛買的天文望遠鏡摔碎。我也知道我做的有點過分了。但我確實不知道該怎麼消磨這無窮無儘的光陰。這日子過得太冗長。我隻要活出點意義來。我這樣不去工作整天在家裡耗著等死,肯定是不好的。我爸已經認定我腦子有問題了,這麼下去總有一天他會把我送進精神病院。我害怕有一天我會放棄抵抗,接受這個“事實”。

我們國家的科研團隊已經將探測器發射至火星。這顆火紅火紅的星球,我在我的天文望遠鏡裡看到過,那裡可真是荒涼。我相信總有一天人類會開始治理火星,使它的氣候環境變得和地球一樣溫和宜人。

我把這個想法跟我爸說了,我爸回說,你連你自己都養不活,還關心這種遠在天邊的不著邊際的事情。我問我爸,要不要看看我的望遠鏡,那裡可以看到火星。我爸說,你那妖魔鬼怪的東西趁早收起來,你不要這麼不務正業。我說這是我的愛好,你就少管點。我做這個並冇有觸犯法律,你多包容包容。我爸歎了口氣,說,唉,真拿你冇轍。

就這樣我的天文望遠鏡保留了下來。我知道這麼下去肯定不是辦法。我爸爸年事已高,我不能總依賴他。我必須想辦法搞錢。這纔是當前最為迫切的事情。我想了又想,不會被辭退的最好辦法是自己籌建一家公司。冇錯,我從小還有一個夢想,就是成立名下的一家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