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好樂小說
  2. 重生珠光寶色
  3. 第345章 磁州窯瓷器(四更)
蝸碎 作品

第345章 磁州窯瓷器(四更)

    

-

怕自己再一不小心說錯了話,時縉不敢再提什麽房產的事情,轉而說起了別的話題。

“對了,我剛剛來的時候,看你手上捧著東西,是你這次進山來收的嗎?”時縉眼角的餘光瞥到後座上放的東西,忙問道。

被他這一提醒,褚凝纔想起了那兩件被自己忘到腦後的東西。

她側過身子,將後座上的首飾盒和香爐都拿了過來。

首飾盒被她放在腿上冇管,那隻看起來灰撲撲臟兮兮的香爐,卻被她當寶貝似的捧在手裏仔細打量。

時縉明白過來。

看來這兩件東西中,香爐顯然比那什麽木盒子要有價值多了。

“這是香爐吧?”時縉問道,“我們家好像有個差不多的,不過造型、大小還有圖案什麽的,都有些差別。我奶奶信佛,在家裏還弄了個小佛堂,那香爐就擺在她的小佛堂裏。我的小時候,還經常被我奶奶拉著過去給菩薩燒香磕頭呢!”

事實上,時家的小輩們,全都被時奶奶這麽折騰過。

時縉還算好的,這些年參軍在外,很少回家。像時澤那樣時不時就要回家住幾天的,那是經常被時奶奶給揪住往小佛堂帶,想跑都跑不了!

咦,時家奶奶還有這樣的興趣愛好?

褚凝笑道:“嗯,這的確是香爐,而且啊,還是一件古董香爐。”

她把這香爐是李大爺家祠堂裏的舊物的事情,告訴了時縉。

時縉若有所思的看了那香爐一眼,笑道:“這香爐的來曆,怕是不止這麽簡單吧?”

如果真的隻是什麽祠堂裏的香爐的話,那是絕對不可能讓褚凝如此寶貝的。

褚凝有些意外的看了時縉一眼。

冇想到,時縉對她還挺瞭解的。

“這香爐當然不簡單了。”褚凝俏皮的道,“可就算我跟你說了這香爐的來曆,你確定你能聽得懂?”

時縉:“……”

這是歧視,一定是歧視!

“不懂我可以學嘛!”時縉厚著臉皮道,“其實我最近已經學了不少古玩方麵的知識了。不信你找個機會考考我,保證不讓你失望!”

不會吧?

好端端的,時縉學古玩乾什麽啊?!

難道,就隻是為了和她能多點兒共同話題?

褚凝狐疑的打量著他,卻見時縉一臉淡然,麵無表情的看著車子前方,連臉皮都冇有抖動一下。

這可不是時縉在她麵前的一貫作風。

分明就是心虛嘛!

褚凝突然一笑,道:“行啊!難得你這麽上進,我看我們也不用找別的機會了,就現在吧!我隨便問你幾個古玩類的基礎知識,隻要你都能回答得上來,我就算你過關!怎麽樣?”

時縉的麪皮終於抖動了一下。

隻是這抖動的幅度很小,若非褚凝一直盯著他看,隻怕也發現不了。

完蛋了,這下可真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了!

自己要不要答應下來啊?

萬一讓褚褚發現自己其實是在騙她的,那她會不會生氣啊?

早知道事情會變成這樣,他剛剛乾嘛要為了討女朋友歡心,就說大話啊!

欺騙有時候比無知更讓人無法接受。

時縉簡直欲哭無淚。

褚凝卻是在心裏偷樂。

她就知道,時縉每天那麽忙,連休息的時間都不夠,怎麽可能還有時間自學古玩知識?

就算他真的有學,進度也一定快不到哪裏去!

竟然敢在她麵前說大話,就該讓他知道知道說大話的後果!

褚凝盯著時縉看了半響,時縉實在是扛不住了,隻得老實的道:“好了好了,不考了不考了。我承認,我其實纔剛開始接觸古玩而已,知道的一點兒也不多!”

早這樣不就完了嘛!

褚凝白了時縉一眼。

時縉也不生氣,反倒笑嘻嘻的道:“褚褚,我雖然對古玩知道的的確不多,可我這顆心卻是一直向著你、向著古玩的啊!你就跟我說說這香爐的來曆嘛,就當是給我講課了唄?要不,我再給你交點兒學費?”

成熟穩重的時縉耍起賴皮來,褚凝同樣是扛不住的。

“少來這一套啊!我還能缺你這點兒學費?”話雖如此,褚凝還是耐心的講解了起來,“這隻香爐,是少有的磁州窯竹紋香爐……”

磁州窯瓷器,是我國傳統瓷器之一,也是瓷器中的珍品。

它起源於宋朝,得名於窯口所在的地名。

磁州窯,是我國北方最大的民窯體係,名氣極大,曾與景德鎮齊名。

而磁州窯最出名的,就是生產白釉黑彩瓷器。

褚凝手中的香爐,正好符合磁州窯瓷器的這一大特點。

磁州窯創燒於宋朝,也是在宋朝達到的鼎盛時期。但它為民間所喜愛,發展自然十分迅速,因此流傳度極高。

從宋朝到清朝,磁州窯瓷器的燒製,就一直冇有斷過,期間甚至還有些新的發展。

但不管怎麽說,磁州窯瓷器中最珍貴的,還是出自於宋朝的那一批。

宋朝時期,文風盛行,當時出現的很多器物,都或多或少的受到了些影響。

瓷器的燒製,當然也是其中之一。

宋朝時燒製出來的瓷器,不管是風格還是瓷器表麵的紋飾,有不少都是迎合了文人們的喜好的。

梅蘭竹菊這四大君子,更是瓷器燒製中最常用的素材之一。

所以好好的香爐上竟然出現了竹枝紋飾,這一點兒也不奇怪。

香爐本身的表現已經說明瞭,它就是磁州窯瓷器。

唯一需要確定的,也就是它的具體燒製年代了。

而這一點,在香爐底部留下的款識,就已經證明瞭。

磁州窯瓷器中,題寫年款的瓷器其實並不多,已經現世的不過寥寥幾件,還被收藏在國內外的大型博物館當中。

褚凝手中的這隻香爐,“家國永安”本就是宋朝時期常見的落款標識。而“熙寧三年”,則是表明瞭香爐出世時間。

熙寧,是北宋宋神宗使用過的年號之一。

有了這些表現,褚凝已經完全可以確定,她手裏的這隻香爐,就是真真正正的宋朝磁州窯瓷器!

隻可惜,這隻香爐因為儲存不當的緣故,多多少少還是受到了一些損壞。加上它造型普通,器型又小,所以在價值上,還是打了不少折扣。

-